挪用公款是指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名义筹措、保管的公共财产,将其用于个人或非法目的,以使公共财产的收益无法用于公共目的,扰乱国家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因为公款是属于社会财富的一部分,而这些财富是由全体民众共同创造的,因此挪用公款是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
在我国,公款犯罪是重罪,主要有盗用公款、挪用公款、贪污公款等。其中,挪用公款是指负责管理公款的人员出于个人目的,将公款用于非公共事务,造成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重大损失,犯罪情节严重,依法应受到惩处。
如果一个人挪用了8万元公款,那么他就构成了犯罪,因此必须被追究法律责任。依据我国现行的《刑法》规定,挪用公款金额在5万元以上,就属于严重罪行,最高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同时,犯罪嫌疑人还需要对挪用的公款进行赔偿,并在其个人信用记录中留下不良记录,影响其以后的社交和就业。
总之,挪用公款8万元是违法行为,应该严格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也提醒公众,要珍惜公共财产,合法使用公款,共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