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利用权,用于农村居民的宅基地建设。宅基地建设是农村居民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方式,但由于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限制,宅基地建设的确权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
那么,农村宅基地建房如何确权呢?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确权的主体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农村居民是集体经济组织内的自然人成员。因此,确权必须依据依法授权的程序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明确宅基地的位置及面积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宅基地面积原则上不超过30%的可利用耕地面积。因此,若想建房,必须要在确定的宅基地上进行,否则就会存在违法建房的风险。此外,宅基地的位置需要明确在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使用计划中。
二、进行土地确权登记
农村宅基地的确权需要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包括宅基地面积、用途、所在地等信息的登记。并按照土地法律的规定,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即需要进行土地出让手续,确定土地使用年限及土地租金。
三、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书
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书是建房的前提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书是国家规划、土地、住建等部门颁发给建筑单位的重要文件,是建房的必要手续。
四、建房
按照被颁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书的要求进行建造,确保所建房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其中涉及到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多项手续。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建房的确权需要进行的程序比较复杂,牵涉到土地、规划及建设等多个环节,需要各部门的齐心协力,确保农村居民建房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