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在离婚协议签订生效之后,当事人仍有权进行法律诉讼。但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能够起诉成功。
首先,如果离婚协议是在双方自愿、公平、公正的情况下签订的,且没有涉及到违法行为,那么当事人想要起诉,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离婚协议本质上是经过协商达成的,如果双方达成协议后某一方要更改,需要经过对方的同意。
其次,如果离婚协议中涉及到了不合法的内容,如诈骗、欺诈、暴力等,那么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比如,如果离婚协议中规定一方需要放弃法定权益,或者在一些重要方面没有评估到实际情况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采取撤销或变更协议、判决重构离婚协议或者撤销离婚协议等措施。
另外,如果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存在违背公序良俗、违法或者不正当危害一方利益的行为,例如制约、威胁、虚假陈述等,那么当事人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向法院起诉。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按照法律规定予以撤销或变更协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证明难度大,往往需要多方面的证据支持。
总之,虽然离婚协议是法律有效的合同,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仍然可以向法院起诉,并且在法院的裁决下进行变更、撤销等处理。当事人在行使诉讼权利时,需要了解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诉讼方式和维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