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自愿协商达成的一项约定,对于双方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方面均有具体规定。离婚协议签署后,就意味着夫妻双方已经达成了妥善解决离婚问题的协议。因此,一般情况下,离婚协议的效力就具有最终性和终止性。即便是某个协议条款在后期被发现存在瑕疵或者不利于某一方,也是很难通过诉讼解决的。
但是,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比如,双方签署离婚协议的过程中,一方明显处于被迫和不平等的地位,或者对方隐瞒了真实情况等,都可能影响离婚协议的效力。此时,被迫方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方式向法院提起撤销离婚协议的申请。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会仔细审查双方签署离婚协议的情况,如果确认其中存在违法、瑕疵行为,那么法院可以判定撤销协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处理相关离婚事宜。而如果双方签署离婚协议的过程不存在问题,则法院一般不会接受相关起诉申请。
总之,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的约定,如果双方在协商过程中存在违法、不平等、欺诈等行为,则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方式申请撤销离婚协议。但是,如果协议签署的过程合法有效,则很难通过诉讼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因此,在签署离婚协议之前,夫妻双方都应该理性看待协议条款,确保签署协议前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做出明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