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在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上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用于居住的土地,通俗地说就是农民建房住的地方,因此这类土地是不可以买卖出售和转让的,并且国家也规定了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只能由宅基地的承包利用权人享有,不能被抵押。
尽管如此,对于农村宅基地与房产套路深入人心,很多人会误解认为,拥有农村宅基地的人也就意味着拥有房产,可直接从银行、信贷公司等贷款购房并抵押房产获得额外融资,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在我国,农民可以通过政策性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获得相应融资。农民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土地流转经营权可以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目前有关的行政规定的情况下,由农民的个人或者与合作单位共同,向银行、信贷公司提供所持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土地流转经营权,作为抵押财产,取得贷款。
总之,虽然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土地,不能直接抵押成财产,但农民可以借助政策性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的方式获得贷款。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抵押土地或房产时,要注意详细了解政策规定,协商双方必须真实记录,不得虚假。虚构房产情况、虚构住宅面积等行为,将会导致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的后果,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