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在本村或者本乡拥有的用于居住或者生产经营的土地,是农村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但是,与城市房产不同,宅基地的所有权不是个人拥有的,而是属于村集体所有。因此,农村宅基地并不是真正的“物权”,不具有“物权”所应具备的对外举债抵押等行为。
目前,国家规定宅基地可以被安置到公租房,但是一旦安置到公租房之后,宅基地的产权就会转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就再也没有了抵押上限,也就可以实现抵押了。
此外,如果农村宅基地是在村委会建房后分配给农民的,而且农民在宅基地上已经建有符合规定的房屋,则可以将宅基地上的房产抵押给银行。这样,宅基地上的房屋就具有了可以抵押的价值。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农民一方面不具备房屋所有权,另一方面也不具备土地所有权,那么这种财产不支持作为抵押品。
总之,农村宅基地并不是可以直接抵押的,但是宅基地上的房产具有可以抵押的价值。抵押上限通常会根据抵押银行的要求而有所区别,需要具体分析。因此,如果您在办理贷款时需要抵押农村宅基地,最好联系当地的银行机构,了解相关政策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