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一种终止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离婚后的财产归属是离婚案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如果夫妻在离婚协议书中约定了房产过户事宜,那么在法律上是具有一定效力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夫妻约定的房产过户事宜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会影响协议的效力。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离婚时应当协商处理财产关系。财产分割应当依据婚姻期间双方的财产状况、贡献及共同生活的需要等因素进行公正合理的分配。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约定房产过户事宜。但是要注意的是,夫妻协议的内容应当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可能会导致协议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其次,夫妻约定的房产过户事宜应当符合房屋所有权法的规定。如果双方是共同所有房屋,夫妻可以约定将房产过户给一方或者将房屋卖掉后分配财产。如果夫妻只有一方拥有房产,那么另一方只能在协议中放弃对该房产的要求,而无法进行过户。
最后,离婚协议书的效力还需要符合民法总则的规定。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民事协议应当立足合法、公平、自愿、诚信的基础上约定,协议的内容也要合法、可能、具体、清晰。如果夫妻协议书的内容违反了民法总则的规定,那么协议书可能无效,需要重新进行协商处理财产关系。
总之,离婚协议书的效力与协议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密切相关。如果双方夫妻在协商处理财产关系时可以坚持公正合理的原则,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那么协议书的效力将会更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