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抵契税是指政府为了推动城乡建设、促进城市更新而将旧的楼房拆除,原居住在被拆迁对象内的居民必须搬离原有房屋,由政府或所属开发商提供的新房屋进行安置,同时政府或开发商还要为这些居民支付一定的安置费用,以解决他们在房屋重新安置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经济问题。
对于拆迁安置抵契税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居民所获得的新房屋都是合法的,可以正常承认过户,所需要支付的契税也是存在的。因此,在居民获得新房屋的同时,他们也需要支付相应的契税。
但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这个问题,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政策规定。例如,据报道,北京有关部门表示,如果居民搬离旧房且所得到的新房满足规定的安置面积和市场价值,可以免除契税或者减半缴纳契税;而上海则要求居民在获得新房后,需要按照市场标准完整支付相应的契税。
除此之外,有些地区对于居民所获得的安置房的面积和市场价值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例如,在杭州,居民所获得的安置房的面积需要满足不得低于原有居住面积的规定,并且新房的价值和原有居住房屋的市场价值也必须相符。
因此,对于拆迁安置抵契税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的来说,居民在获得新房屋的同时,也需要支付相应的契税,但不同地区有不同规定,具体政策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了解。同时,拆迁安置政策也非常复杂,居民在签订相关协议前,应该在各方面进行透彻的了解和咨询,以免出现后期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