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农民或农村居民集体所有制土地上用于建房居住、生产或经营的土地。但是,近些年来农村宅基地的变耕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村民为了生计或者是扩大土地利益,将宅基地用于耕种,这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首先,农村宅基地的变耕会导致农田面积减少,进而影响农村经济和农民生计。农民原本可以在宅基地和耕地上分别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变耕宅基地使得耕地面积减少,对于农民生产和生活都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农村宅基地的变耕还会引发土地资源升值,促进乡村土地分化,导致农村集体土地资源被侵蚀,公共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乡村集体土地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过度使用宅基地从而改变土地的集体属性,意味着失去了较低的土地收益,同时,也意味着农村经济面临更大的压力和不利的产业结构。
最后,农村宅基地变耕还会导致土地生态环境破坏。现代农业生产中,浅耕细作、机械化作业已成为常态,变耕宅基地最容易受到重耕、踩踏、植被破坏等影响,进而引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影响野生动物及自然资源的保护等方面。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变耕虽然能够增加农民收益,但却会带来更多的不利因素,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加重了乡村土地资源的紧张状况,因此,应当加大宅基地政策实施的力度,促进宅基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农民和社会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