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可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在我国,具体起诉出纳挪用公款应根据案件情况和具体情况进行定性。
通常来讲,如果出纳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属于刑事犯罪,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和起诉。在立案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应采取必要措施查明出纳挪用公款的事实,有关证据要充分搜集,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确实证明出纳挪用公款的行为构成犯罪后,应将其送往法院进行审判。
另外,如果出纳挪用公款数额较小,一般会被认定为行政违法行为,应由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对其进行处理。行政机关在处理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对其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无论是依法起诉还是行政处理,都要充分考虑案件的情况和实际情况,并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从而保证起诉和处理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此外,从源头加强对公款的管理和监督,预防出现类似情况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减少公款被挪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