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民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农村集体土地上依法取得使用权,用于居住、生产和生活等用途的土地。农村宅基地产权是指农民取得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具有明确的产权性质。
根据中国的土地法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期限为70年,这是在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时确定的。在这70年的使用权期限内,农民在农村宅基地上可以建房、种庄稼、养殖、居住等,享有所有权利和利益。此外,国家还规定在使用期满之前,可以依法重新办理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延长宅基地使用期限。
而在实际的运行中,有一些地区出现了宅基地棚改等情况,政策也有所调整,如江苏省出台文件提出,宅基地使用年限如果达到50年以上,可以无偿续期20年,达到70年以上可以继续使用,不再有进一步续期的规定。
总的来说,农村宅基地产权的使用年限是70年。宅基地的使用权是农民的财产权,可以用于估价、抵押、赠与、继承和交易等,具有不可侵犯、不可剥夺的权利。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宅基地产权的保障将越来越有力,使农民在拥有稳定收入的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