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属于经济犯罪的一种。通常情况下,如果是个人挪用公款,那么公安机关将对其立案侦查,并将其移送给法院进行审判。而如果是单位挪用公款,那么涉及的是组织犯罪,同样需要得到侦查机关的介入,最终由法院进行审判。
对于单位挪用公款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公安机关会进行现场勘验,并通过涉案人员的询问、调取银行账户交易记录等手段,搜集相关证据。在确定了涉案人员、挪用金额等情况之后,公安机关会向检察院提请立案侦查。在经过了检察机关的审查后,案件将被移交给法院进行审理。
虽然单位挪用公款和个人挪用公款的方式不同,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其犯罪的性质和后果都是严重的。在法律上,单位挪用公款的行为属于组织犯罪,其罪责相对于个人挪用公款也会更为严重。因此,在单位中,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动,落实制度,防止挪用公款的发生。对于偶然发生的挪用公款事件,其相关人员应当积极认罪、赔偿,并接受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