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国家法律对于此类行为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如果挪用公款的人追究其法律责任,根据证据和情况,如果被认定为罪名成立,那么就会进行相应的定罪和刑罚。
当挪用公款的人全部换了之后,其是否还会定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如果挪用公款的人及时认识到错误,主动退还了挪用的公款,并且没有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且主观上没有准备逃避惩罚,法律可能会考虑情节轻微,从轻处罚的原则,可能会给予相应的宽大处理。
但是,如果挪用公款的人已经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例如严重影响了公共利益,损害公共利益等等,那么即使全部退还了挪用的公款也是无济于事的,挪用公款行为已经造成的负面影响无法消除。此时,法律仍然会对其严格惩罚,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
因此,总的来说,挪用公款行为情节较轻且及时认错并退还,可能会被考虑给予从轻处罚的处理;而情节较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即使退还公款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落实机制,从源头上预防挪用公款行为的发生,建立健全公款管理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社会公正,维护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