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被发现挪用公款2万,他可能会面临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属于贪污罪。贪污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将其负责管理的公共财物侵吞为个人所有或者用于个人消费,情节较轻的处以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则可判处有期徒刑。
具体而言,2万元的数额不大,但是还要看情节的具体情况以及公款挪用的方式、原因和影响等因素。如果是一次性挪用,非常可能被视为轻微的贪污行为,那么判处拘役的可能性更高,而刑期则取决于具体情况。
然而,如果挪用公款的行为不仅是一次性的,而是发生在较长的时间内并且涉及的金额较多,则情节就会变得更加严重。此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可能性也较大。
此外,挪用公款还可能涉及到民事赔偿问题。如果他的行为给国家或其他个人造成了损失或者费用,那么他也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或费用。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处理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和法律规定来进行,而刑期又需要根据刑法的规定进行量刑,因此一般来说,不能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