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集体或个人依法占用使用的用于居住的土地。宅基地不只是一块空地,其权益以及使用范围由政府不同级别的规定,不同省市县政府会有不同的规定。
在我国,农村宅基地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宅基地数量
每户农村居民家庭只有一个宅基地,宅基地面积一般不得超过土地批准的规定面积。不少于65平方米,不超过2000平方米。
二、宅基地用途
宅基地主要用于农村居民家庭居住、家庭生产生活等用途。宅基地也可以用于养殖、种植、劳作等农业生产活动。
三、宅基地权属
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宅基地使用权人,而宅基地使用权主要分为个人使用权和集体使用权。个人使用权的宅基地归个人所有,集体使用权的宅基地则归集体所有。
四、宅基地的处置
宅基地是不可转让的,但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进行转让或者出租。转让或出租宅基地使用权,需要报请政府批准,并缴纳土地使用费和土地出让金。
五、宅基地的维护管理
宅基地的维护和管理应由宅基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承担,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应该按规定缴纳宅基地保护费。
总之,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出台,让农民能够安居乐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但是也需要政府引导和管控农村宅基地的发展,保护宅基地的土地资源,维护农村宅基地系统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