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会给国家财政造成损失,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因此,我国法律对挪用公款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相关部门也会根据情况对其进行立案处理和调查。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挪用公款属于职务犯罪范畴,涉及到的责任追究属于监察部门和司法机关的职责范围。具体来说,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挪用公款行为,可以由国家监察委员会或所在地公安机关立案并调查。
如果挪用公款行为涉及企业、银行或其他社会组织,在立案及调查方面,一般由企业、银行或社会组织所在地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来负责。
在立案及调查方面,相关的处罚方式有很多,通常会根据恶劣程度、涉及金额等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包括停职、撤职、判刑等多种情况。
总的来说,挪用公款是违法行为,严重影响国家财政和社会稳定,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该类行为的监管和打击,以保证社会的公平、公正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