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违反国家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导致公共财产遭受损失,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对于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惩治。
对于挪用公款罪的立案,主要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法院等相关部门负责。 具体来说,根据我国刑诉法的规定,出现挪用公款案件后,应首先通报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调查。如果公安机关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清楚,且证据充分,则应该立案侦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挪用公款罪的嫌疑人,则应该依法对其进行立案审查。
当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如果证据确凿,犯罪事实清楚,则应该将案件移交给当地的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在审理案件时,应该对证据进行严格的审查,并且依照法律进行起诉。如果被告人被判有罪,那么法院将审理案件并对其进行判决,以保障国家法律的权威。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罪的立案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法院等相关部门共同负责。这些部门应该依照法律规定,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立案和审判,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保障公共财产的利益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