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的住房土地,是农村居民基本居住用地。根据我国法律,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宅基地的划拨、使用必须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同时必须服从集体或国家的管理。因此,宅基地不属于居民的私产,而是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一种权益。
然而,在宅基地使用过程中,农村居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也就是说,农村居民有权在宅基地上建造住房和附属设施,同时对土地进行经营利用,这种权益又被称为“宅基地承包经营权”。这个承包经营权是属于农村居民的私有财产,而不是土地所有权。
因此,可以说宅基地在法律上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但同时也是农村居民的私有财产。在宅基地的使用过程中,农村居民需要注意,不能将宅基地以任何方式转让、借贷或者作为抵押物,同时需要遵守土地管理行政法规和国家政策,保护和维护好宅基地这种集体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