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在农村的居住地,居民可以依法获得国家提供的土地。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的“家园”,也是农村居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获得的一个财富形式。
根据我国的《宅基地条例》,农村居民的宅基地可以自主选择在村委会或者乡(镇)政府的审批后取得,宅基地的划拨面积是根据该户家庭人口数量、土地质量、土地性质和农作物类型等情况来决定的。宅基地的划拨面积一般不少于600平方米,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规定。
对于有配偶并且双方都有农村户口的居民,他们可以获得不少于1800平方米的宅基地用于居住和耕种。对于只有一方有农村户口的居民,他们可以获得不少于900平方米的宅基地用于居住和耕种。
同时,我国发布的《土地管理法》也规定了宅基地的划拨区域。有一定的面积限制要求,宅基地用于住宅建设,宅基地在城镇规划建设区内的面积不应超过0.1公顷,在城市近郊,乡镇建设区和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面积不应超过0.3公顷。
总之,宅基地划拨的面积根据家庭人口数量、土地质量、土地性质和农作物类型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的,一般情况下不少于600平方米,但也存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