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是指在城市拆迁过程中,政府和拆迁对象签订的一种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拆迁的时间、拆迁场所、拆迁方式、拆迁补偿等方面的内容。然而有时候,一些不良分子会利用拆迁政策的漏洞,通过欺骗或其他手段让拆迁对象对拆迁协议进行签名,这样就造成了一些“被骗签”的拆迁协议的情况。
那么,这些“被骗签”的拆迁协议是否有效呢?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一份协议都要遵守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也就是双方的自愿性和合法性。如果签署拆迁协议是双方自愿的,并且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那么这个协议就是合法有效的。但如果签署拆迁协议是被欺骗或强迫的,或者协议内容与法律规定不符,那么这个协议就是无效的。
而对于“被骗签”的拆迁协议,如果被骗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协议签署时存在欺骗、威胁、强迫等行为,那么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协议无效。同时,可以追究签订协议人的法律责任,要求赔偿损失,还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相关的不良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因此,对于“被骗签”的拆迁协议,应该保持警惕,不轻易签署协议,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如果确实受到了欺骗或强迫等行为,要积极主动维权,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