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是一种贪污犯罪行为,对国家财产和公共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危害。所以说,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是应该严加打击的。在我国,挪用公款多少钱可立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挪用公款的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就可以立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5万元以下的,属于轻微情节,可以处以拘役、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而如果数额在5万元以上,基本都是刑拘刑罚,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死刑。
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挪用公款的性质和犯罪情节的不同,案件的受理和处理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如果是一般公务员职务侵占了财物,或者是一些落实政策补贴或者奖惩措施上的违规行为,可能会被处理为“行政违法行为”,而不被视为犯罪行为。
不过无论如何,挪用公款都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且其过程或结果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在个人工作或日常生活中,要强化自身的伦理道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一个守信用、诚实守信的人。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应秉持着公正公平、诚实守信、厚德载物等思想,做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