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村民在集体土地上拥有的住房用地,具有居住、生产、生活等多种用途。在我国,农村宅基地的转让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很多村民都有这样的需求。那么,农村宅基地自己买卖是否合法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土地,宅基地的所有权归村民所有,但使用权归集体所有。因此,纯粹的宅基地买卖是不合法的。实际上,根据《宅基地管理办法》规定,宅基地的转让只能以“赠与”、“拆迁”、“遗传”等方式进行,而不能通过纯粹的买卖。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会受到处罚,例如宅基地无偿转让者将撤销他的宅基地使用权。
然而,虽然纯粹的宅基地买卖不合法,但农村宅基地的“物权抵押”与“股权抵押”是合法的。具体来说,村民可以将自己的宅基地进行抵押,从而获得贷款资金,不用自己去买卖宅基地,然后用资金去贷款。而在村民与金融服务机构相互之间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农村宅基地的物权抵押、股权抵押等融资形式能够利用基于政府信用保证或信用担保的金融工具,从而进一步扩大居民融资的规模。这种方式合法且合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村民获得资金支持,进一步推动农村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的自己买卖是不合法的,但农村宅基地的抵押和融资方式是合法的。农村宅基地的转让应该遵循官方的规定,有规可循,不要私自买卖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