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上,农民依法享有的自用住宅用地。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购买或租赁农村宅基地作为自己的住宅用地。但是,一些村委会和村民却利用这个机会收取了不合理的费用,给农村宅基地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带来了争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农村宅基地所在的土地是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村委会是土地的管理者,但并不是土地的所有者,因此,他们并没有权利将土地出售或出租给第三方。同时,村委会也没有权力对农民的宅基地进行收费。这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宅基地条例》中明确规定,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上的宅基地使用权,应当按照集体所有权、农民财产权和公共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和保障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并禁止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或者利用宅基地挂靠企业牟取利益。
其次,农村宅基地的性质和用途比较特殊,它们主要是为了农民的自用而存在的,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因此,如果村委会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收费,就等于剥夺了农民住房的权利,同时也违背了政府的相关规定。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农村宅基地的管理确实需要资金支持,如基础设施建设、水电管道维护等,但这些资金来源应该是政府的财政补助,而不是由村委会收取。同时,这些支出应该在农民利益的保障下,通过公开透明、合理规范的方式进行。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村里收费是不合法的。相关部门应当规范村委会的收费行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需要加大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和维护力度,推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