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经济犯罪,同时也是违法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被判定挪用公款的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一般都会被判刑。刑期的长短取决于犯罪的情节、数额和被告人的认罪态度等多种因素。
如果一个人挪用公款14万元,那么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在法庭上被裁定有罪的话,就有可能面临一定的监禁刑期。虽然刑期的长短由法官来决定,但是通常情况下,挪用公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可能会被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但是,由于挪用公款属于经济犯罪,如果被告人现场认罪,案件性质轻微,情节较轻,并且积极赔偿,有可能获得缓刑。如果被判缓刑,被告人无需实际执行监禁刑期,但是需要服刑缓期观察,通常为1-3年。如果缓刑期内无其他犯罪行为,缓刑期满后,该案件就可以被撤销了。
综上所述,如果一个人挪用公款14万元,通常情况下可能面临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但如果被告人能够认罪态度较好,并赔偿相关损失,那么有可能被判缓刑,具体判决结果需视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