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挪用公款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因此,挪用公款1千万是数额较大的情况,最高可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但判决并不只是看到被告人的数额,还需要看到其挪用公款的情节。如果被告人认罪态度好,积极退赃,能够做到认识到自己犯罪的错误,法院也可酌情减轻其刑事责任。因此,是否缓刑的判断并不仅因数额大小而定,而是需要考虑具体案件的情况综合评估。
缓刑指的是判决宣告后,暂缓被告人执行有期徒刑的一种刑罚形式。判处缓刑的前提是被告人符合以下三个条件:首先是认罪认罚;其次是已经被判处有期徒刑且刑期不超过三年;最后是确保不会再犯罪。如果被告人符合以上条件,法院就可以考虑对其进行缓刑处理。
然而,在被告人挪用公款1千万这个数额较大的情况下,缓刑并不是唯一的判决结果,刑法就规定了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判决作为一种惩罚措施。如果被告人情节较轻,可以被判处较轻的刑罚,例如有期徒刑三到五年。如果被告人情节极其恶劣,犯罪手段残忍,有可能被判处极刑。因此,在具体判决过程中,法官需要根据刑法的规定和具体案情来做出判决,不能仅仅因数额大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