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通常是不能直接剥夺监护人的抚养权的。监护人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负责照顾、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以及处理未成年人的财产事务。这是监护人的法定职责和权利,不容易被剥夺。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未成年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间接影响监护人的抚养权。比如,如果监护人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未成年人的法定权利,例如虐待、忽视、拒绝给予教育、医疗和基本生活需求,使未成年人处于危险中,那么未成年人可以向有关机关提出投诉,并请求撤销监护权。在这种情况下,法庭可能会剥夺监护人的权利,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另外,如果未成年人已经达到法定年龄,例如18岁,他们可以通过选择离家、拒绝监护人提供的抚养、教育和生活费用等方式,间接地削弱监护人的抚养权。然而,这需要未成年人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否则可能面临独自生活、生活经济困难等问题。
总的来说,未成年人有限的选择和权力可能会影响监护人的抚养权,但他们不能直接剥夺监护人的权利,这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和有关机构的认定和裁决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