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属于非法经济活动的行为,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犯罪行为。挪用公款的数额不同,其法律性质和刑事责任不同。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资金或者物品,数额较大而情节恶劣的,会被认定为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数额较大具体是指不少于十万元以上,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罪行。对于涉及较大数额的挪用公款案件,不仅需要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还需要追回挪用的公款并处以罚款。
在实践中,国家法律法规针对挪用公款的处罚标准会不断的进行调整。比如,在2015年,我国修订了《刑法修正案(九)》,对挪用公款的判刑标准进行了调整。修法后,挪用公款金额在1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将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
总之,对于挪用公款案件而言,其刑事责任和法律处罚是由具体的行为特征和数额大小来决定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也要珍惜公款,切勿轻易挪用,以免引发刑事责任和法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