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共财产占为己有或者私自使用、挪作他用,侵犯了国家、民众的财产利益。对挪用公款的行为,除了追究刑事责任外,还需要进行行政处罚。在行政处罚时,往往需要对挪用公款的公职人员进行罚款。
但是,是否需要在挪用公款处罚后还罚款呢?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挪用的金额较小,且公职人员已经开始了道歉、赔偿和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等措施,那么处罚后还罚款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如果挪用的金额较大或者情节恶劣,对社会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那么不仅需要进行行政处罚,还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处罚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罚款。
无论如何,对挪用公款的行为必须进行严厉的管控和惩罚。公职人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应该为人民的福利和利益着想,不能将公共财产当做自己的私有财物。只有建立起规范的制度和完善的法律责任,才能够遏制挪用公款等腐败行为的发生。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法律意识和廉政意识,做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