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民在农村集体土地上拥有的独立使用权和处分权的基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用地,也是建设农村新农村、实施城乡一体化重要的基础设施。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不法分子将农村宅基地作为违法建设的场所,不断进行违规扩建、违规改建等行为,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首先,违法扩建、改建农村宅基地会对土地资源造成浪费。根据《农村宅基地条例》规定,农村宅基地的建设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宅基地的不动产登记面积,不得进行扩大建设或者改变规定用途的行为。但有些不法人员为了谋取利益,违规占用和利用农村宅基地,进行扩建和改建,导致农村宅基地建筑面积远远超出规定,占据了大量土地,破坏了农村宅基地建设的原始意义和生产生活的基础。亟需严格管控,防止土地资源被浪费。
其次,违法扩建、改建农村宅基地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由于一些不法分子在农村宅基地上违规扩建、改建,容易导致环境的恶化,例如修建了大面积的硬化路面,没收污水排放等,不能进行妥善的处理,形成环境污染,直接威胁到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
总之,我们应当加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和维护,遏制不法行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农村宅基地条例》,对于违法扩建、改建的行为要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同时,还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质量素养,增强全社会对农村宅基地的认知,增强对农村宅基地的敬畏之心,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农村宅基地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