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罪名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经济犯罪行为。如果个人或组织挪用公款,将会追究法律责任。
对于挪用公款,所涉及的追诉措施主要分为两种,行政追诉和刑事追诉。
首先说说行政追诉。当挪用公款问题在机关内部调查处理时,其中的一部分责任人员可能会被处以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吊销执照等。其中,在挪用公款问题中,没收违法所得是较为普遍的行政处罚措施。此外,应当明确的是,行政处罚并不是终身不受决定的限制,而是一种强制性处理手段,可以对行政处罚决定提起行政诉讼。
接下来,说说刑事追诉。如果挪用公款的责任人员涉嫌刑事犯罪,则必须通过刑事追诉的方式来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入罪通常为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依据情节严重程度和影响程度的不同,可能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财产,或者追究责任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挪用公款涉及的金额较大,或者涉及多名被害人,那么,责任人员将面临更加严厉的刑事处罚。
总之,对于挪用公款行为,无论是行政追诉还是刑事追诉,法律都会对其给予严厉的惩罚。因此,我们应该增强道德观念和职业操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违法的行为,不做违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