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房产往往是婚姻中最重要的共同财产,因此离婚时可以使用离婚协议来划分共同财产。离婚协议是夫妻离婚时当事人自愿协商,根据双方意愿达成的金钱和财产协议,可以包括房产的产权归属、分配方式等方面。如果夫妻的离婚协议中包含了房产财产的划分,那么析产的作用就被大大减少了。
但是,建议离婚夫妻还是制作析产协议。一方面,离婚协议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其效力并不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离婚时双方的感情矛盾,一方可能会对协议中的内容有后悔的情况发生,或者双方对协议中的解释产生不同的理解,或者财产估值发现有偏差等问题,导致协议无法得到有效执行,甚至产生纠纷。这时候,析产协议就可以作为有效的自愿协商协议,给双方所属权利的保护,避免日后争端。
另一方面,析产协议还是有效防止房产归属的争议。以房产为例,在离婚协议中,夫妻可能达成一个协议——将房产判给其中一方,但未作具体明确划分。而在析产协议中,夫妻可以根据房屋的实际估值,明确房产归属,指定房屋登记在哪个人名下统一办理,从而有效避免房屋产权和管理方面的纠纷。
总之,离婚协议虽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还是建议离婚夫妻在制作离婚协议的同时,也要制作析产协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双方的权益,还可以避免日后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