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在农村集体土地上(或由国家供给的农村土地)依法取得的住宅用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宅基地不得转让、出租、抵押、典当,不得用于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等。那么,农村宅基地怎样使用才合法呢?
首先,农村宅基地必须用于自身的住宅用途,也就是说,该地块上必须建设住宅且该住宅不能拥有超过三层。
其次,农村宅基地可以用于建设农业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比如养殖或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或建造一些与生活贴近的设施如水井、厕所等,都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此外,农村宅基地还可以用于传承家庭、民间艺术、文化、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修建一个园林、艺术亭、日晷等。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宅基地也可以用于自家的农业生活用地,如种植蔬菜、果树等。但必须符合规定,不能超过一定面积,也不得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国家重点保护的耕地等。
总之,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应该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以自身居住需求为主,并且要保证宅基地的土地性质不得改变,确保其合法、合规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