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确权是指针对农村居民自建住房的土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等权利的合法性认证和归属确认。在我国,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工作主要由两级政府承担:县级政府和乡(镇)政府。
首先,县级政府主要负责对农村宅基地确权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县级政府在确权工作中,要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宅基地条例》等,合理规划和布局,统一管理和调度。
其次,乡(镇)政府则负责农村宅基地确权的具体实施工作。乡(镇)政府需要清晰掌握本地农村宅基地的分布情况和使用现状,建立健全宅基地档案资料库,认真调查核实农户家庭成员、住房类型、建筑面积等情况,认证宅基地的权属、面积和用途,确保确权过程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宅基地确权并非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人口流动的加强,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工作仍需不断完善和落实,为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