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或者国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便利,私自挪用公款进行个人牟取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而且破坏了公正和廉洁的行政机关形象,具有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是一种刑事犯罪,其主要罪名是“挪用公款罪”,数额特别巨大的还会被判处“巨额贪污罪”。刑法规定,数额特别巨大的是指挪用公款数额达到500万元以上,而数额较大为100万元以上,数额较小为50万元以上。
挪用公款罪的惩罚力度较大,依据挪用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可能会面临以下判决:
1.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公款部分,未达到数额特别巨大的,如果情节相对较轻,则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非常大,或者情节特别恶劣,造成了特别严重的后果(例如,国家安全、国防利益等),将会被严厉地惩罚,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除了刑事处罚外,挪用公款还会面临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还将被注销公职、撤销专业资格等,长期影响其职业和人生。综上所述,对于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法律将给予严厉的惩罚,提醒大家切勿贪污侵占公款,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为公众利益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