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具体罪名视挪用的数量和性质而定。下面以挪用公款2万元怎么定罪为例进行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因职务上的便利,挪用该单位财物、资金或者其他财产,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对于挪用公款超过1万元且不到10万元的情况,根据规定,应当依法追究挪用公款罪。
因此,挪用公款2万元将被定为挪用公款罪。在案件的处理中,需要考虑挪用的具体情节和性质,如是否涉及贪污受贿等其他犯罪行为,以及是否主动认罪、悔罪和积极退赃等因素,来进行定罪量刑。
一般来说,对于挪用公款罪的定罪量刑,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等重罪,但具体判决还需要根据案件情况综合考虑。一般而言,定罪量刑有拘役、有期徒刑、缓刑等方式,同时会根据具体情节和法律规定来计算相应的刑期。
因此,挪用公款2万元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应被定罪追究责任。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持诚信正义,珍惜公款,切勿挪用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