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农村,宅基地的确权一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宅基地是对于农村居民的一种土地使用权,这种权利和房屋的所有权不同,主要是为了保障居民的安居乐业和基本生活用地。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宅基地的意义也更加的重大,宅基地的确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对于宅基地的确权,依法,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而宅基地的使用权则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民。与此同时,宅基地的使用权是可以继承的,因此,如果宅基地持有者夫妻去世,那么他们的子女就有权继承父母的宅基地使用权。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果父亲或母亲去世,留下了宅基地,如果这个宅基地的使用权一直没有进行确权,那么子女们就无法合法地继承这个宅基地使用权。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地方开始鼓励农民进行宅基地的确权。在确权的过程中,如果父母无法去现场,也可以由子女代为办理宅基地的确权手续。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父母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被子女们继承,但是这个继承只是指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因此,在父母去世后,子女只能继承父母的宅基地的使用权,不能获得所有权。如果继承者想要获得宅基地的所有权,需要根据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操作,并在取得其他继承权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手续。
总的来说,宅基地在农村居民的生活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农村宅基地的确权问题上,父母的使用权可以被子女继承,但是所有权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法律程序才能够得到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