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依法依规取得的、在农村用于居住、生产经营、公益事业等用途的土地。因此,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村居民,包括父母。如果父母拥有农村宅基地,他们有权决定是否将其分配给儿女或其他亲戚。
然而,法律也规定了一些限制。例如,《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宅基地的转让、出租、抵押、担保等必须征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意,并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和登记备案。如果没有经过这些程序,这种行为将被视为非法侵占土地,并且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此外,农村宅基地是一种占有性权利,即农村居民有权占有和使用这片土地,但不是所有权。这意味着,即使父母拥有农村宅基地,他们无权将其作为遗产分配给儿女或其他亲属,也无权将其转让给他人。
综上所述,父母有权不将农村宅基地分配给儿女或其他亲戚,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程序之内进行。如果他们做出的决定违反了法律规定,就会受到相应的制约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