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农村宅基地是为了保护农民住房安全而设立的土地使用权,只能用于自家居住和农业生产两个目的。由于宅基地的使用限制,长期以来,它们都是不可买卖的,不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于农村宅基地拥有了更多的权益。那么现在农村宅基地能否买卖呢?
在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从2020年1月1日起,允许农村宅基地的有偿流转,也就是允许有资格的农户农村宅基地通过有偿方式转让或出租。这个政策调整的出台,是为了发挥农村资源的经济价值,并且可以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增强农民的土地经营和土地利用能力。
不过在此之前,农村宅基地的买卖是非法的。在我国司法解释中,农村宅基地是不能变更用途、出租、抵押和出售的,因为它们的所有权不属于单独的个体,而是属于集体所有。而现在的政策调整,允许有资格的农户农村宅基地通过有偿方式转让或出租。也就是说,农村宅基地现在不仅可以在补偿交换流转中流转,而且还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等方式转让。
虽然现在农村宅基地的买卖有了新的规定,但也需要注意相应的限制和要求。首先,需要符合国家关于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比如必须由符合条件的农户或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来流转宅基地,并且流转后必须承认该基地仍然属于集体所有;其次,合法的流转必须获得当地政府的批准和备案。总体来说,农村宅基地买卖的开放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遵守各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