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涉及到贪污、腐败、破坏社会公信力等多个方面。在我国刑法中,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惩罚,并且根据挪用数量的不同程度,对犯罪人的刑罚也有不同的裁定。
一般而言,挪用公款的数量达到100万元,其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需要立案追究刑事责任。一旦被判定为犯罪,犯罪人将面临刑事法律及行政处罚的双重打击。在刑事方面,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的罪行将被定为贪污罪或者侵占罪,最高可判处死刑,最低可被判处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而在行政处罚方面,挪用公款的行为同样涉及到违法取款或者挪用行政经费,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取消资格、停职等等。
总之,挪用公款的行为已经严重危害到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犯罪行为。建议广大民众理性对待此类现象,支持依法惩治犯罪,营造清廉、透明、公正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