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属于侵占国家财产,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是一种职务犯罪,其刑责要比普通盗窃、诈骗等犯罪行为更为严重。因此,对于挪用公款100万元这样的罪行,应该根据犯罪情节和情况,按照刑法规定的量刑标准进行判处。
首先,挪用公款数额越大,情节越严重,判刑也就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规定,侵占公共财物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在2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5万元的,处1年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6个月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在5000元以下的,处拘役或者罚金。因此,挪用公款100万元的情况下,应该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罚款。
除了数额的影响,犯罪人的情节和态度也是判刑的因素之一。如果挪用公款100万元是因为需要救治病人或者是帮助贫困家庭,但是没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如果能够积极赔偿违法所得,并积极认罪态度良好,还能够对社会做出某些有益的贡献,可能会减轻判刑的力度。但是如果是纯粹的个人私利行为,毫无反悔和赔偿,犯罪行为必然被判得更加严厉。
总之,挪用公款属于严重的职务犯罪行为,犯罪情节重的人必须承受相应的法律后果。对于挪用公款100万元的人来说,刑期在3年以上7年以下,同时还要罚款。当然,情节好的被告人可以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获得减轻的判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