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和挪用公款是指不合法地使用公共财物的行为,但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获得公款的方式和用途不同。侵占是指个人或者组织有权支配公款的情况下,占用该款项,且没有归还的行为;而挪用是指个人或组织将公款从原本预定的用途上变更为其他的用途,导致公款用于非法目的,且没有经过法定程序的批准。具体来看,侵占与挪用公款有以下不同点:
1.获得方式不同。侵占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虚假的手段或者非法渠道获取公共财物,包括假冒、盗窃、诈骗等行为,而挪用是指个人或组织在自身合法支配公款的情况下,将公款用于未经授权的目的。
2.行为结果不同。侵占行为的结果是资金减少,而资产没有任何变动,但挪用行为的结果则是用于非法目的导致公款损失,并可能导致原定用途无法完成。
3.类别不同。侵占行为主要是针对特定的人或者组织,比如公职人员侵占公款或者盗窃他人钱物,而挪用行为则涉及到更广泛的群体,可能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等所有拥有公共财物的人和组织。
4.严重程度不同。侵占公款的罪行被认为是一种犯罪行为,其惩罚与损失状况都很严重,属于较大的财务犯罪行为。而挪用公款相较于侵占公款,可能罪行较轻,但在某些情况下,其影响力和严重程度也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侵占与挪用公款都是违法行为,破坏公共财政的正常运转,对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维护公共财产的安全,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大对于侵占和挪用公款的打击和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促使大家自觉维护公共财产秩序和社会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