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挪用公款的数额超过100万元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属于犯罪行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挪用公款多少数额才立案,一般来说要超过100万元以上。
在我国的刑法体系中,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犯罪的一种,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将属于国家、集体或者公民的公款,用于个人或者他人的非法占有和使用,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而公款是指国家、集体或者公民依法征收、管理、使用的财产,例如税款、公共资金、政府专项资金等。
挪用公款行为的危害性极大,不仅损失了国家财产,而且也有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甚至引发公众的不满和不信任。因此,必须加强对这种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在法律上做出明确规定,对于超过100万元以上的挪用公款行为,必须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对于提高政治经济透明度,维护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有效防范和打击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十分关键。在法律层面,必须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明确刑法规定,加强法律执行力度,强化社会监督,始终维护公共财产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