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实际居住、生产等必需的土地。而对于宅基地的过户和继承问题,根据《宅基地条例》和《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宅基地在法律上属于集体所有制,不属于个人所有,因此不能转让、出质。而宅基地的“过户”实际上是指从原来拥有宅基地的村民家庭转让至其他村民家庭使用。
其次,根据《宅基地条例》规定,宅基地的继承权属于合法继承人,且只能由合法继承人继承。如果宅基地的业权人死亡,其合法继承人将取得其宅基地的继承权。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村委会等主管部门对继承人关系的确认标准不同,对于宅基地的继承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最后,对于宅基地的过户和继承问题,建议农村居民在宅基地的取得和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并尽可能与村委会等相关部门沟通和协商,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护。同时,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寻求相关法律咨询机构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