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是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挪用公款属于贪污行为的一种,它是犯罪行为之一。一般情况下,只要有证据证明某个人挪用了公款,就可以立案。
但是,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某个人挪用了公款,很难立案。一般来说,只有证据确凿才能够被视为证据。这些证据包括银行流水账单、收支凭证、收据等等。如果没有这些证据,想要立案就比较困难。
如果没有证据,但是仍然有怀疑,可以通过调查来查明真相。在调查的过程中,可以动员相关的证人出庭作证,通过与其他人的核实来查明事实真相。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科技手段,比如调取相关人员的电话、短信、邮件等等信息,在相应的记录中找出证据。另外,还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来查明违法行为的地点和具体情况,从而证明其挪用了公款。
在执行行政职能的机关,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税务部门等,他们可以依据职责进行调查,并检查涉案单位的财务账目。这些行政机关调查的结果,如果有违法行为的嫌疑,可以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总之,如果想要立案,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但如果没有证据,还可以通过了解局面、查阅其他记录、调取相关人员通讯信息等方式查明案情,从而让挪用公款的行为得到应有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