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建房居住的用地,具有宅地性质和农地性质。由于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方式并不规范,导致许多人在使用时缺乏安全感。基于这一问题,农村宅基地确权便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首先,理论上讲,农村宅基地确权是应该得到保障的。《宅基地管理条例》规定,宅基地是国家保护的农村居民合法的根据集体土地管理事权使用的土地。因此,农村宅基地使用者也应该有权获取土地所有权证,以保证其对土地的拥有和使用权。
其次,农村宅基地确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宅基地确权可以保障农村居民的住房权益,保护农村宅基地的合法使用权和产权,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增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此外,农村宅基地确权还有助于提升农村土地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地位。
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并不完善。缺乏法律知识和证明材料、土地出让政策等多种原因都导致部分农民没有取得确权证。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措施便利农民申请土地证,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集体土地确权和流转,确保农民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总之,农村宅基地确权是保障农民住房权益、维护土地资源利用权利的重要举措。政府部门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让农民能够全面理性认识农村宅基地确权的意义,参与到这一保障措施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