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拆迁安置房属于房地产交易过程,若符合规定程序和法律规定,是合法行为,与在市场上购买普通房产无异。但如果买卖双方存在违规操作,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首先,一些拆迁安置房存在政策性救助的属性,如以住房困难户为主要收购对象,目的是保障该群体能够安居,切实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如果出现非住房困难户违规买卖的现象,就会导致困难群体的权益受损,违背了政策初衷,也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
其次,一些拆迁安置房存在限制转让和变更用途的规定。如果买卖双方没有遵循相关规定,私自转让或变更用途,就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引发法律纠纷。同时,也将使住房困难户在选择该房源时遇到问题,导致他们的住房问题进一步无法解决。
再次,一些拆迁安置房存在产权不确权、权属纠纷等问题。如果买方没有核实清楚产权情况就盲目购买,这样的交易将会导致产权争议、诉讼等问题,使其变得不具有市场价值。
因此,从保护住房困难户权益和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的角度来看,买卖拆迁安置房需要遵守相关政策规定和法律法规,保证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