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10万可以定罪。挪用公款是指个人或机构将合法的公共资金或财物占为己有或用于非法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公共利益,同时也违反了法律法规,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的行为属于职务侵占罪,涉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嫌疑人,无论数额大小,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就可以定罪。而职务侵占的数额为2万元以上的可以构成犯罪。因此,挪用公款10万人民币,无疑足够构成职务侵占罪,可以定罪处罚。
通常情况下,如此数额的犯罪行为应该受到刑事追究。但是,如果该行为可以被认定为“轻微违法行为”,且没有给国家、公共机关和公民造成太大的损失,可能会被认定为“行政处罚”而非“刑事犯罪”。当然,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总之,挪用公款无论数额多少都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犯罪嫌疑人应该接受权威机构的审理和处罚。唯有如此,才可以更好的维护社会公正、公平、公正,打击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