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律中,孩子2岁及以上的争抚养权是有可能的,但是需要满足一些条件并经过法院的裁定。
首先,争抚养权的当事人必须是合法的监护人,即必须是孩子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如果有父母争抚养权,法院将首先考虑孩子的最佳利益,比较两个父亲或母亲的条件,包括家庭环境、经济状况、能力、生活习惯等。如果一个人没有合适的条件或有不良行为,法院将倾向于判决另一个父亲或母亲担任孩子的抚养人。
其次,孩子的意愿也应当被尊重。如果孩子已经能够理解自己的意愿且表达了具体的选择,法院会考虑孩子的意见并给予适当的权威。但是,孩子的意愿最终也需要与孩子的最佳利益相符合。
最后,必须通过法律程序来争取抚养权。争抚养权的一方必须向法院提出诉讼,并提供相关证据和证人证言。法院将听证双方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鉴定,最后作出判决。
总体来说,孩子2岁以后争抚养权需要考虑到孩子的最佳利益、孩子的意愿以及法律程序等因素,需要具备一定的证据和证人证言来支持自己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