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离婚财产分割时,夫妻双方往往会签订离婚协议,其中也会包含分配债务的条款。但是,如果离婚后其中一方还有债务未还清,债权人可向离婚协议中的“负债方”追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呢?
首先,离婚协议应该具有法律效力,必须是双方自愿签订的,并经过公证处公证。其次,离婚协议中的分配负债的条款应该明确,严格执行。如果债款已经清偿完毕,应确保有相关证明;如果尚未清偿,应确保约定清偿期限,并及时履行。债权人要向离婚协议中规定的“负债方”追债时,依据法律,应该先申请与离婚协议的“债权方”协商,协商不成再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此外,有些时候离婚协议中并未约定清偿期限或明确约定清偿责任,导致与债权人的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可以再次协商,以解决争议。若无法协商,可以向法院起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争端。
总而言之,离婚协议必须具备法律效力,严格执行其中涉及债务的条款,并及时清偿债务,确保双方能够及时解决债权人的追债问题。如果双方无法履行协议或出现争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