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父母双方对子女的抚养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父母双方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权由谁行使要经过法院判决,法院判决后,一方获得抚养权的期限是长期的,不会失效。但其实在实际情况中,抚养权的行使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
首先,如果抚养权方面有争议,父母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如达成协议书等。但如果无法协商,则需要走司法程序进行判决,如果判决后,发现某一方在抚养孩子过程中出现了违法犯罪行为或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情况,对于未成年人的抚养权,法院随时可以变更抚养人。但如果双方都在执行抚养义务,但因为各种原因(例如工作、外出等)一方不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孩子,这种情况下不会失去抚养权。
其次,抚养权的长期执行需要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一旦孩子年满18周岁,未成年的抚养权就失效了。如果孩子已经达到适当年龄,有能力照顾自己,父母一方可以提出申请,要求变更抚养权。但如果孩子有心理上和生理上的问题,可能需要延长抚养期限直到可以完全自理为止。
总之,离婚判的抚养权不会自动失效,需要当事人执行,保护抚养权。如果因为不可抗力原因需要暂时暂停抚养义务,一般不会影响抚养权,如果双方都不具备抚养条件了,则法院可以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权进行变更。